臨夏縣,隸屬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。位于甘肅省中部,臨夏州西南部,黃河南岸,東與臨夏市、和政縣、東鄉(xiāng)縣為鄰,南靠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,西北與積石山縣接壤,北隔劉家峽水庫與永靖縣相望,總面積1212.4平方千米。臨夏縣轄9個鎮(zhèn)、16個鄉(xiāng)。臨夏縣常住人口32.23萬人。
【行政區(qū)劃】
臨夏縣轄9個鎮(zhèn)、16個鄉(xiāng):
鎮(zhèn):韓集鎮(zhèn)、土橋鎮(zhèn)、馬集鎮(zhèn)、蓮花鎮(zhèn)、新集鎮(zhèn)、尹集鎮(zhèn)、刁祁鎮(zhèn)、北塬鎮(zhèn)、黃泥灣鎮(zhèn)
鄉(xiāng):營灘鄉(xiāng)、掌子溝鄉(xiāng)、麻尼寺溝鄉(xiāng)、漠泥溝鄉(xiāng)、漫路鄉(xiāng)、榆林鄉(xiāng)、井溝東鄉(xiāng)族鄉(xiāng)、坡頭鄉(xiāng)、橋寺鄉(xiāng)、先鋒鄉(xiāng)、河西鄉(xiāng)、安家坡東鄉(xiāng)族鄉(xiāng)、南塬鄉(xiāng)、紅臺鄉(xiāng)、路盤鄉(xiāng)、民主鄉(xiāng)
【建置沿革】
境內(nèi)發(fā)現(xiàn)的朱家墩、楊家河等遺址屬馬廠、半山、齊家文化推斷,早在5000多年前,這里就有人類繁衍生息。 春秋戰(zhàn)國以前,縣境為羌人住地,有罕羌、開羌兩大部落,部落首領(lǐng)罕羌侯在雙城筑城一座,屬臨夏地區(qū)最早出現(xiàn)的城邑。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(前279年),秦國置隴西郡(郡治在臨洮)。后,秦國越祧河,滅罕羌侯,置枹罕縣,枹罕縣屬隴西郡。 秦始皇統(tǒng)一中國后,縣治未變,仍屬隴西郡。 西漢昭帝始元六年(前81年),置金城郡,枹罕縣改屬金城郡。后又從枹罕縣析置白石縣(縣治在今夏河縣麻當),枹罕縣治東移至新集古城。東漢初年,沿襲西漢制。建武十二年(36年),枹罕縣復歸隴西郡管轄。 三國,枹罕縣屬隴西郡,隴西郡屬秦州。 西晉太康二年(281年),廢枹罕縣,立枹罕護軍。東晉十六國,恢復枹罕縣建制。張軌據(jù)涼州,建前涼政權(quán),轄槍罕縣。 北魏永興四年(412年)二月,乞伏乾歸遷都譚郊(今積石山縣劉集鄉(xiāng)境)。六月,乞伏乾歸子乞伏熾磐遷都枹罕(今新集古城),縣境大部屬河州枹罕縣,雖一度曾為前趙、后趙、前秦、后秦所攻取,實際仍由西秦統(tǒng)治。 隋開皇三年(583年),廢郡存州。大業(yè)三年(607年),改州為郡,枹罕縣屬枹罕郡,廢鳳林縣,其地并入枹罕縣。 唐武德二年(619年),復置河州,轄枹罕、大夏縣。貞觀元年(627年),全國分10道,河州屬隴右道。貞觀七年(633年),于舊鳳林縣地置烏州,貞觀十一年(637年),廢烏州,置安鄉(xiāng)縣。天寶元年(742年),改河州為安鄉(xiāng)郡,屬隴右道,轄枹罕縣。乾元元年(758年),改安鄉(xiāng)郡為河州。廣德元年(763年),河州為吐蕃占領(lǐng),吐蕃在河州枹罕設軍,屬東道元帥府統(tǒng)轄,軍有銜史、司臺等職。 北宋初,吐蕃王族后裔唃廝啰占據(jù)河湟地區(qū),宋真宗封唃廝啰之孫木征為河州刺史。熙寧六年(1073年),王安石以斷“西夏占有”為名,命王韶進兵“收復”河州。河州先后屬熙河路、熙河蘭會路、熙河蘭湟路、熙河蘭廓路等。建炎元年(1127年),金兵破河州城,州城遷至枹罕(新集古城),屬熙河路。 金皇統(tǒng)二年(1142年)置臨洮路,轄河州。貞元二年(1154年),州治、縣治均在縣境內(nèi)。宋寶慶三年(1227年),蒙古軍攻破河州城,置吐蕃宣慰司都元帥府,府治設在河州城內(nèi)(今臨夏市)。 元世祖至元八年(1271年),在陜西行省下置河州路,轄定羌、寧河、安鄉(xiāng)3縣,均隸屬于中央宣政院吐蕃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,今縣境為安鄉(xiāng)縣屬地。 明初,沿襲元代舊制。洪武三年(1370年)正月,置河州衛(wèi),為軍政一體制,屬西安都衛(wèi)。洪武六年(1373年),置河州府,屬陜西行中書省,衛(wèi)治軍,府治民。洪武七年(1374年)七月,移西安行都衛(wèi)于河州,轄河州、朵甘(今青海省南部及四川省北、西部)、烏斯藏(今西藏自治區(qū)南部)3衛(wèi)。洪武九年(1376年),西安行都衛(wèi)廢。成化九年(1473年),復置河州,屬陜西臨洮府。 清初,沿用明制?滴醵辏1663年),河州屬甘肅省臨洮府。乾隆三年(1738年),臨洮府歸入蘭州府,河州直轄于蘭州府,州下無屬縣。 民國二年(1913年),蘭州府廢,河州改名為導河縣,屬蘭山道,縣治在今臨夏市城關(guān)鎮(zhèn)。民國十七年(1928年)3月,導河縣更名臨夏縣,并從導河縣析出寧河(今和政縣)、寧定(今廣河縣)、永靖縣。民國二十三年(1934年),甘肅省政府設臨夏行政督察專員公署,臨夏縣屬之。民國三十三年(1944年)5月,臨夏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為第五區(qū)行政督察專員公署,臨夏縣仍屬之。 1949年8月22日,臨夏解放。26日,臨夏縣人民政府成立(縣治在今臨夏市),隸屬臨夏分區(qū)行政督察專員公署。 1950年6月23日,從臨夏縣中析置臨夏市。 1958年12月,撤銷臨夏、永靖2縣,并入臨夏市。 1961年12月,恢復臨夏、永靖2縣。 1973年12月,撤銷臨夏市,并入臨夏縣, 1980年6月,從臨夏縣析置臨夏市、積石山縣。
【地理環(huán)境】
位置境域 臨夏縣,位于甘肅省中部,臨夏州西南部,黃河南岸,東與臨夏市、和政縣、東鄉(xiāng)縣為鄰,南靠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,西北與積石山縣接壤,北隔劉家峽水庫與永靖縣相望,東西寬53.1千米,南北長59.85千米,總面積1212.4平方千米。
地形地貌 臨夏縣,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,地勢西南高,東北低,多山溝,兼有塬、川,海拔1735米~4636米。西部、南部和東部山地是青藏高原東北的邊緣隆起部分,屬低山梁峁溝壑區(qū)。中部為大夏河河谷盆地,河谷縱貫全境,河谷西南段切穿太子山,形成峽谷,河谷東北端谷地寬闊,地勢平坦。北部為黃土臺塬,習慣上稱為北塬,地勢西南向東北傾斜,形成重臺塬、北塬、北小塬三級臺塬。
氣候 臨夏縣,屬溫帶半濕潤區(qū)和高寒濕潤區(qū)的過渡氣候帶,具有大陸性、季風性山地氣候特點,氣候因素隨地勢高度變化十分明顯。春季溫和,夏無酷暑,秋季涼爽濕潤,冬無嚴寒。光能資源較充足,其分布規(guī)律是從東向西逐漸減低?h境屬黃河支流大夏河流域,黃河流經(jīng)北部邊緣的劉家峽水庫。全縣水能資源較豐富,主要集中于西南部,以大夏河為主。主要河流有大夏河、老鴉關(guān)河、多支壩河、槐樹關(guān)河、牛津河、紅水河。
水文 臨夏縣,屬黃河支流大夏河流域,黃河流經(jīng)北部邊緣的劉家峽水庫。全縣水能資源較豐富,主要集中于西南部,以大夏河為主。
【交通運輸】
213國道、G1816烏海—瑪沁高速公路、雙達高速、臨大高速公路、568國道、310國道、S322省道、S309省道、S106省道、縣道14條、鄉(xiāng)道17條,村道218條。
【社會事業(yè)】
教育事業(yè) 臨夏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406所,教職工4835人,在校學生70093人。其中:高中2所,教職工516人, 在校學生4722人;初級中學15所,教職工1210人,在校學生13637人;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,教職工49人,在校學生418人;小學187所,教職工2572人,在校學生36447人;幼兒園198所,教職工384人, 在校學生14130人;職業(yè)技術(shù)學校1所,教職工93人,在校學生720人;特殊教育學校1所,教職工11人,在教學生19人。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95.93%,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7.6%,高中毛入學率84.45%。
文化事業(yè) 臨夏縣擁有文化館、圖書館、博物館、解放軍搶渡黃河紀念館各1座;廣播電視轉(zhuǎn)播臺1座;武術(shù)協(xié)會、籃球俱樂部、釣魚協(xié)會、信鴿協(xié)會等各1個;圖書館現(xiàn)有圖書28600冊,博物館館藏文物380件,建成農(nóng)家書屋234 個(其中寺廟書屋16個);3A 級景區(qū)4家,三星級飯店1家,全國農(nóng)業(yè)旅游示范點1處,國家農(nóng)業(yè)示范區(qū)1處,省級旅游示范村2個,全國鄉(xiāng)村旅游重點村1個。
醫(yī)療衛(wèi)生 臨夏縣共有縣級醫(yī)院3個(在建1個),鄉(xiāng)(鎮(zhèn))衛(wèi)生院29個。醫(yī)院床位數(shù)1490張,專業(yè)衛(wèi)生技術(shù)人員791人,其中:副高及以上129人,中級職稱241人。村衛(wèi)生所(室)216個,個體診所33個,村級衛(wèi)生從業(yè)人員219人。
【風景名勝】
臨夏縣解放軍搶渡黃河紀念館
臨夏縣解放軍搶渡黃河紀念館,位于蓮花鎮(zhèn)蓮城村,為臨夏州州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,2020年7月被省委黨研室命名為“甘肅省第七批中共黨史教育基地”。接待前來參觀瞻仰的黨員干部群眾12000多人次,舉辦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以及學黨史教育活動超過了500多場次。
崔家莊遺址
崔家莊遺址,為齊家文化遺址,位于北塬鎮(zhèn)崔家村東北側(cè),距臨夏市2公里。面積約100萬平方米,文化層厚1—4米,暴露有灰坑、窖穴、墓葬和白灰面居址。曾出土陶器、玉器、石器、骨器40余件。1974年由裴文中先生首次發(fā)現(xiàn),1963年被公布為甘肅省第一批"省級文物保護單位",1981年甘肅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為"省級文物保護單位"。
任家崖遺址
任家崖遺址,位于臨夏縣黃泥灣鎮(zhèn)五一村西100米。內(nèi)涵分屬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和齊家文化。遺址東西長約200米,南北寬約60米,總面積1.2萬平方米,文化層厚約2米,暴露有白灰面房址1處。采集有泥質(zhì)和夾砂紅陶片及少量泥質(zhì)黑、灰陶片。
關(guān)灘溝景區(qū)
關(guān)灘溝景區(qū),地處臨夏縣西南部麻尼寺溝鄉(xiāng)境內(nèi),面積225平方公里,水草豐美、環(huán)境幽雅、交通便利,是一塊植被茂密的自然風景區(qū)。2015年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。
【歷史文化】
臨夏磚雕 臨夏磚雕,甘肅省臨夏縣地方傳統(tǒng)美術(shù),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之一。 臨夏磚雕源于秦漢,成熟于明、清,到近代它又吸收了繪畫、木雕的藝術(shù)特色,使這一民間藝術(shù)形式更加完美。臨夏磚雕的工藝主要分為捏雕和刻雕兩種,刻雕的工藝包括打磨、構(gòu)圖、雕刻、細磨、過水、編號、拼接安裝、修飾等八道程序。其雕刻技法主要有陰線刻、凹面線刻、凸面線刻、淺浮雕、高浮雕、鏤空式透雕等種類。 2006年5月20日,臨夏磚雕經(jīng)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,遺產(chǎn)編號為Ⅶ-38。
【地方特產(chǎn)】
臨夏牛肉面 臨夏牛肉面,是湯料和勁道面條的結(jié)合講究“湯鏡者清,肉爛者香,面細者精”五大特點: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,一清指牛肉湯清亮鮮香,二白是指白蘿卜片雪白,三紅是指油潑辣子紅艷艷,四綠是指香菜香蔥韭菜等香料新鮮嫩綠,五黃是指拉出來的面條白里透著黃澄澄的光澤。紅艷艷的油辣子并不辣口,卻提供了獨有的油香。
漿水面 漿水面,也叫酸菜面、酸湯面,是用自制的酸菜煮成湯汁拌和面條,味道酸香開胃。在臨夏州,很多家庭都會制作漿水,選取當季的一些蔬菜如蘿卜纓、大白菜、白蘿卜、紅薯藤、芹菜和芥菜等。食用時,在鍋中炒香蔥花,添加漿水和清水煮沸,添加到面條上,便是酸爽可口的素漿水面了,根據(jù)不同口味,還可以加辣椒油、咸菜等。
河州包子 河州包子,餡的主要餡料是應季蔬菜:一年四季,用得最多的蔬菜是紅蘿卜,加上羊肉和香蔥作餡料,春夏則用韭菜和韭花加上羊肉作餡料。到了冬季,會用大棚里種植的韭黃。皮薄餡鮮,可蒸可烤配上辣椒、醬油和醋調(diào)成的蘸水佐食。
【榮譽稱號】
2022年3月,臨夏縣入選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(fā)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縣。 2023年9月,臨夏縣入選2023年國家鄉(xiāng)村振興示范縣創(chuàng)建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