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曲縣位于忻州市西北部,地處山西、陜西、內(nèi)蒙古三省交界處。總面積1327平方千米。轄4鎮(zhèn)9鄉(xiāng),人口16萬。地勢東高西低,東部最高達1500多米。西部黃河沿岸僅800米左右,境內(nèi)丘陵起伏,一般海拔在1000米以上。由于流水切割,地表破碎,溝壑縱橫,植被稀少,水土流失比較嚴重。河曲縣氣候干寒,年均氣溫8.8℃,一月零下9℃,七月23℃。年降雨量460毫米,霜凍期為九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中、下旬,無霜期150天左右。
行政區(qū)劃
河曲縣轄4個鎮(zhèn)、9個鄉(xiāng):
鎮(zhèn):文筆鎮(zhèn)、樓子營鎮(zhèn)、劉家塔鎮(zhèn)、巡鎮(zhèn)
鄉(xiāng):鹿固鄉(xiāng)、前川鄉(xiāng)、單寨鄉(xiāng)、土溝鄉(xiāng)、舊縣鄉(xiāng)、沙坪鄉(xiāng)、社梁鄉(xiāng)、沙泉鄉(xiāng)、趙家溝鄉(xiāng)
歷史沿革
河曲戰(zhàn)國屬趙,一名林胡,又曰儋林。秦漢屬太原郡,漢武帝元朔四年(前125年)置河西郡,為河西郡宣武縣地。西晉末劉淵據(jù)離石,其地屬劉淵。南北朝時屬北魏。唐隸太原,為嵐州宜芳縣地。五代北漢劉崇置雄勇鎮(zhèn),屬嵐州。宋太平興國七年(982年)建火山軍,同下州,領(lǐng)雄勇、偏頭、董家、橫谷、桔槔、護水六寨。慶歷初(1041年)增領(lǐng)下鎮(zhèn)寨。治平四年(1067年)置火山縣為“倚郭”,熙寧四年(1071年)廢,屬代州;金貞元元年(1153年),置河曲縣。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升為州,后更名隩州。興定二年(1218年)九月改隸嵐州。四年(1220年)遷治黃河灘許父寨。元憲宗七年(1257年)省州縣入保德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仍置縣。六年(1373年)省,十四年(1381年)復(fù)置,隸太原府,別號熒臺。編戶7里。清朝仍舊。順治二年改為5里。東西廣97里,南北袤180里。舊治在太原府西北480里。雍正二年(1724年),改隸保德州。乾隆二十九年(1764年)遷治河保營。
民國三年(1914年)置道,屬雁門道。民國十六年(1927年)廢道,直屬山西省。1937年,全省劃為七個行政區(qū),河曲屬第二行政區(qū)。1940年2月解放,屬第二游擊區(qū)行署二專區(qū)。次年8月屬晉西北行署二專區(qū)。1943年11月,屬晉綏邊區(qū)行署二專區(qū)。1945年9月,屬晉綏邊區(qū)雁門行署二專區(qū)。次年6月雁門行署撤后直屬邊區(qū)行署。
1949年2月屬陜甘寧邊區(qū)晉西北行署二專區(qū)。1949年9月,山西省人民zf設(shè)興縣專員公署,河曲隸之。1952年,劃歸忻縣專員公署。1959年1月,河曲、偏關(guān)、保德合并為“河曲縣”,駐巡鎮(zhèn)。同年7月1日又分三縣,恢復(fù)原建置。此段屬晉北專員公署。1961年,晉北專署撤,河曲復(fù)歸忻縣專員公署。1967年屬忻縣地區(qū)革命委員會。1979年屬忻縣地區(qū)行政公署。1983年,改為忻州行署,河曲仍隸之。
資源豐富
全縣現(xiàn)有耕地 35.87萬畝,糧食作物以谷子、糜子、高粱、小麥、玉米等為主。經(jīng)濟作物有辣椒、線麻、芝麻、花生、大蒜等。造林面積25萬多畝,木材總儲積量達六萬多立方米,育苗面積五千多畝。主要樹種有楊、柳、榆、槐等。果園面積1.3萬多畝,年產(chǎn)量300多萬斤,主要種類有蘋果、梨、葡萄、大棗、沙果、核桃等。
河曲縣境內(nèi)礦藏豐富,主要有煤、硫磺、鐵、錳、油頁巖、鋁土礦等。其中以煤儲量最大,約 119億噸,其次是鐵約15億噸。工業(yè)有煤炭、硫磺、火電、化工、機械等生產(chǎn)行業(yè)。
河曲縣特產(chǎn)海紅果,俗名“小果子”,為河曲縣特產(chǎn)。河曲栽種此果歷史悠久,產(chǎn)品行銷全國各地。
娘娘灘
旅游資源
娘娘灘,位于縣城東北7.5公里的黃河中流。島上綠樹參天。碩果滿枝,居住這三十多戶黃河人家。相傳漢文帝和其母薄太后被呂后誣貶于此,故作“娘娘灘“。與此遙相呼應(yīng)的,還有上游不遠處的另一小島太子灘。曾建廟其上,以祀黃河。明正統(tǒng)年間被毀。近年來太子灘上出土的北魏瓦當,上書“萬歲富貴”。
河曲縣城,象眾多緊傍黃河的縣城一樣,民風(fēng)淳厚,建筑古樸,每日,黃河濤聲伴隨小城人家酣然入夢。縣城標志性的建筑,是位于城東大墩梁的狀元塔。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間。塔,原本為佛教圣物,從明代以后,塔的功能發(fā)生了根本的變化,由原來埋葬佛骨(舍利),變成了點綴風(fēng)景、平衡地運、昌盛文物的建筑物。太原的雙塔如此,河曲狀元塔也如此。狀元塔高31米,形似狀元郎的如椽巨筆。高聳入云。日出黃河狀元塔長長的倒影,穿越黃河,可以直達黃河對面的內(nèi)蒙古的大口村。巧的是村口有一塊巨石,恰似一個大硯臺。所以每當日升時,山西狀元郎的椽筆巨影,就想飽蘸了蒙古巨硯中的精氣,開始書寫黃河的又一頁精彩篇章。狀元塔如此惟妙惟肖,性神兼?zhèn),昌盛的河曲文風(fēng),翻開舊志,科考應(yīng)試,河曲人屢屢中榜。除此之外,九曲黃河還養(yǎng)育了又一代才華橫溢的民間藝人。
文筆塔 舊稱狀元塔,傳說是為了平衡地運的。清初河曲很窮,民謠說:“河曲保德州,十年九不收,男人走口外,女人撿苦菜。”為了翻身,縣吏鄉(xiāng)紳請來了堪輿家。相傳這位先生走遍了河曲大街小巷,走不出要害所在。走到日落黃昏時,踏上了大河堤壩。突然見發(fā)現(xiàn)對面一條黑龍,虎視眈眈,正在吸吮河曲的精氣。對岸的內(nèi)蒙古大口村,位于一條形似黑龍的長溝溝口。地貌古怪,陰氣習(xí)習(xí),狀如黑龍血盆大口。又如此異獸酣臥睡側(cè),河曲城焉能聚金生財?縣吏鄉(xiāng)紳決定在城頭建塔鎮(zhèn)妖。31米高的狀元塔,不久就直插云天。椽筆倒影,又如一體條縛住黑龍的長索,越過黃河,鎮(zhèn)在怪獸的頭上,鎮(zhèn)住妖氣。說來也巧,河曲城在乾隆年建立了狀元塔后。翌年筆一年興旺,竟成了南來北往的晉商必經(jīng)的水陸碼頭。駝幫滿載著中亞、新疆、內(nèi)蒙古的毛皮由此赴中原;馬幫,滿載著南方的精綢茶葉,由此赴西北。小小的河曲縣城,經(jīng)常是客商云集貨棧爆滿。南來北往的商人見多識廣,吃了鄭州豫香樓的黃河大鯉魚,但他們?nèi)f萬沒想到,在河曲這個小地方,竟有天下黃河任何一處望其項背的鯉魚美食極品——黃河石花鯉魚。這種珍品鯉魚,獨產(chǎn)在河曲西南方向的天橋峽中。上下里許,激流緩水,魚種各不相同,歷來是皇家貢品。石花鯉魚赤眼金鱗,脊梁上有一條紅線,肉雪白個大體重,食之味美,素負盛名。每年解凍開河時方可捕到,所以叫“開河魚”。數(shù)量級少,成為鯉魚中的極品。那些吃過鄭州、濟南鯉魚宴的巨商,品嘗到石花鯉魚后,無不感嘆:黃河美食出河曲。
河曲文化
河曲素有“民歌海洋——二人臺之鄉(xiāng)”之稱,明代就有“戶看弦歌新治譜,兒童父老盡歌謳”的場景。二人臺即是其主要內(nèi)容,F(xiàn)在保留下來的劇目有七十多個,牌曲七十多首。因其作者、表演者、欣賞者皆為喝黃河水,吃酸撈飯的普通勞動者,故二人臺具有濃郁的地方風(fēng)味和鮮明的群眾性。源遠流長,經(jīng)久不衰,為祖國文藝百花圓中一朵鮮艷的奇菀。
一曲《走西口》,唱出黃河兒女的辛酸;一曲《走西口》,傾倒了天下錚錚鐵漢;一曲《走西口》,使天下人都知道,黃河拐彎處,有一座叫河曲的古城。河曲的民歌藝術(shù),可以說在山西獨領(lǐng)風(fēng)騷。最常見的表現(xiàn)形式就是“二人臺”,一丑一旦,亦歌亦舞,精悍活潑,深受山西、陜西、內(nèi)蒙等地群眾的喜愛。“二人臺”的劇目中有一百多出。其中最著名的有《走西口》、《探病》、《掛紅燈》、《打金錢》、《栽果樹》、《掏碳》等等。這些名曲,有多以歌頌黃河兒女愛情生活為主,有濃郁的的方特色和黃河風(fēng)情。“山城廟會流水板整日不息,城鎮(zhèn)戲場二人臺至晚尤唱。”古時河曲城好戲連臺的繁榮局面,至今讓后人津津樂道。(太原道注:有關(guān)《走西口》及二人臺,參見本站山西名歌欄目)
河曲戲劇藝術(shù)的興盛和繁榮,歷史上有以為代表人物,那就是元代大戲劇家白樸。白樸,子仁甫、太素,號蘭谷先生,生于1226年,卒于1312年,澳洲(山西河曲)人。為元曲四大家之一。它的作品大多以表現(xiàn)男女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為主,如《祝英臺死嫁梁山伯》、《蘇小小月夜錢塘夢》、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》、《裴少俊墻頭馬上》等等。其中的不少佳作,至今仍是戲劇舞臺上常演不衰的保留劇目。
漫步河曲縣城,我很想找到一些有關(guān)大戲劇家白樸的文化遺跡。盡管歷史上有非常明確的記載,但到如今卻蹤影皆無。正當我滿懷惆悵之際,廣播里突然又想起了婉轉(zhuǎn)明快的二人臺。此時,我終于悟到:河曲人早把白樸先生的文化精髓,溶到那令人百聽不厭的民謠小曲中,他們真正從精神上繼承和廣大了先生的思想。由此我想到了時下的一種怪現(xiàn)象:山西個別縣,為利用名人效應(yīng),招引游客,不息捕風(fēng)捉影,攀拉早已作古的歷史名人為鄉(xiāng)賢,造祠建堂,樹碑立傳,而未曾傳其精神。從這一點上來講,樸實的河曲人要比他們高尚的多,高明的多。一曲多情的二人臺,立刻是人們聯(lián)想起了,歷史上第一位創(chuàng)作“梁祝”的大戲劇家白樸。一脈相承,一水相同,河曲的文化藝術(shù),如同黃河一樣,蕩氣回腸,長流不息。
當?shù)靥禺a(chǎn)
開河魚:是晉西北九曲十八彎河曲縣著名特色菜。開河魚不僅色澤明亮,肉質(zhì)細膩,味道鮮美,更有大補元氣、通絡(luò)發(fā)散之功效,其鯉魚更佳,為歷代上貢佳品。據(jù)古《河曲縣志》記載,清代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年間,當?shù)毓倮裘磕甏禾於家獙⒔鸾z鯉魚上貢給皇帝。
酸飯:相傳河曲吃酸飯始于北宋。味如酸奶,黃亮堅韌,又能清熱解渴,用心制成酸湯,將米放入,在15℃以上溫度下浸泡4至8小時后澄出即做成酸粥。做成稀飯叫酸稀粥,從沸湯中撈而食飯粒者叫酸撈飯,它是以糜米為主食的河曲人的創(chuàng)造,同時也是食用糜米的上好方法。
油糕:黍之糯者稱黃米,淘洗后半干時磨壓成面,蒸熟色如黃蠟,包棗、豇豆、紅糖等后用黃油炸過,香軟異常,稱“油糕”。
碗托:蕎麥去皮成為糝子,將糝子于前一日用水泡軟,上拳揣成糊狀,篩濾后舀入碗內(nèi)上籠蒸,蒸中途用筷子攪拌一次,出籠后即成碗托。置陰涼處冷卻后,用醋、姜、芝麻、辣椒面、蒜泥、香油等配成湯澆入即可食。
黃酒:冬月將黍米煮成稀粥,冷卻后放入曲,稍發(fā)酵即將白酒倒入,然后置火炕頭圍蓋之,釀十天左右,酒自澄清,呈黃色,甜粘味醇。酒熟羊肥,有羔羊朋酒之風(fēng)焉。
鹽干烙:產(chǎn)于巡鎮(zhèn),用白面、食鹽加少許黃油烤制而成,人稱“閃塌嘴”。用面不過二兩,然烤制中空氣膨脹,體積倍增,殼大內(nèi)空,食之酥脆。
驢肉:用20余種藥材和各種調(diào)味品制成湯,把生驢肉置于湯內(nèi)煮熟,然后用醋、姜、芝麻、蒜泥等配成湯澆入即可食,可以冷、熱食用。色美味香,口感不膩,具有滋陰補腎作用。
果丹皮、果瓣子:是河曲的傳統(tǒng)食品之一,主要是海紅樹的果實加工而成,歷史悠久。果瓣子的制作更為簡單,將成熟的海紅果的果把和花蓋去掉,一切兩瓣,用線串起來曬干即成。果丹皮、果瓣子的特點是:酸甜可口,生津止渴,健脾消食。
杏瓣兒:是河曲的傳統(tǒng)食品之一。制于唐代,傳說還曾被選為貢品。其特點是色鮮味美,酥脆可口,并有清肺利痰的功效。
海紅果:源自山西省晉西北的河曲縣,別稱海紅之鄉(xiāng)。在此落戶已有800余年歷史的海紅樹,是一種經(jīng)過多年優(yōu)勝劣汰由野果變家果后惟一保持管理粗放型的優(yōu)選稀有樹種。海紅樹的果實形似山楂的小果,名叫紅果,當?shù)厝罕姺Q之為海紅子,F(xiàn)主要產(chǎn)地:河曲、內(nèi)蒙準格爾旗、陜西府谷。
海紅密:海紅果榨汁濃縮的果汁飲料:海紅果飲料是以鮮野生海紅果汁為原料,輔以白砂糖、純凈水配制的天然果汁飲料。
|